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十條”引起了大家的重磅關注。人們不再需要全員核酸了,也不用擔心“湊人數”被拉進方艙,學生和上班族終于可以有序的上學上班啦!
確實,三年前的新冠疫情讓所有人措手不及,以致于想要憑人力戰勝病毒,都有點一廂情愿了,反倒是看病毒會以何種方式放過人類,否則就要做好準備跟病毒長期共存了。類似這樣的說辭,在網上屢見不鮮。拋開宏觀的經濟發展,疫情也在微觀世界上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誰也不例外。
最近管控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需要狠抓經濟了。疫情三年,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深刻地影響著民生,尤其是就業和百姓的生活。盡管中央一直在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但到了地方層面,疫情管控成為頭等大事,經濟和民生變成了小事,因此企業發展難上加難。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疫情如同時代的疤痕。三年的時間已經給就業市場、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給我們自身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這種疤痕已經不能夠被忽視了。全球經濟不可能就這么低迷下去,消費也不可能一直降級,人們的心理創傷也終究是能夠被修復一些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無論怎樣,放開總是趨勢。剛好這一次的疫情管控措施調整對中小企業們來說也是一次發展的絕佳機會。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次機遇,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營銷和創新,從而進一步將企業發展壯大。
如今看來,企業營銷想要更好的借勢上位,就要主動擁抱新的趨勢,用創新的思路去思考企業的營銷策略。